(场景导入)
上周三凌晨两点,我收到学妹的语音轰炸:"学姐!中介突然说要收加急费!" 这已经是她签约后第三次被要求补款。这让我想起去年那个被中介坑了8万块的男生——他以为3万块就能搞定全套服务,结果最后连签证指导都要另算钱。今天咱们就扒开留学中介的报价单,看看那些藏在合同缝隙里的价格陷阱。
??场景一:签约时的甜蜜陷阱??
"我们基础套餐只要1.98万!" 去年陪朋友去咨询时,顾问指着价目表最下面那行小字说。等真正签约才发现,这价格只包含:
- 3所学校申请
- 文书修改2次
- 邮件咨询每周3封
??重点来了!?? 想加申香港要交5000/所,修改第3次文书开始每次800。更坑的是,有个学生想换专业方向,被要求另付1.2万"跨学科服务费"。建议签约时拿着手机录音,逐条确认:
- 申请账号管理是否收费
- 签证指导是否包含住宿安排
- 奖学金申请是否单独计费
??场景二:文书阶段的连环套??
去年有个学生被忽悠买了"藤校导师润色服务",多花了3万块。结果发现所谓哈佛毕业的文书老师,其实是在校本科生。现在流行的加价项目包括:
- 背景提升包(2万+):推荐信代写+实习证明
- 紧急通道费(1.5万):优先处理申请
- 面试模拟套餐(8000/3次)
??但真相是??:某机构内部员工透露,所谓的VIP服务只是把普通文书模板换个封面。教你个绝招:要求查看往届同专业学生未修饰的原始文书,能看出真实水平。
??场景三:申请季的临时加价??
上个月有个学生收到梦校面试通知,中介突然说要收5000元"特训费"。这种情况今年特别多,主要集中在:
- 推荐信上传协助(2000/封)
- 申请系统故障处理(1500/次)
- 截止日期前72小时加急(3000)
??应对策略??:签合同前必须白纸黑字写明:
① 包含哪些突发情况处理
② 每日服务响应时限
③ 节假日是否额外收费
(价格对比表)不同阶段防坑指南
消费节点 | 常见套路 | 破解方法 |
---|---|---|
初期咨询 | 报低价吸引签约 | 要求出具详细服务清单 |
选校阶段 | 推荐合作院校拿返佣 | 核对学校官网代理名单 |
文书阶段 | 虚构导师背景 | 查验导师在职证明 |
申请季 | 制造紧急状况 | 提前确认应急流程 |
录取后 | 克扣押金 | 扣押尾款至拿到签证 |
??场景四:拿到offer后的收割??
你以为付完钱就结束了?太天真!去年有学生被要求交8000元"录取大礼包",结果就是几份百度能搜到的行前指南。现在流行的后收费项目包括:
- 宿舍申请服务费(3000-5000)
- 校友资源对接(1万/年)
- 学历认证代办(市场价3倍)
??血泪经验??:建议自己上学校官网查宿舍申请攻略,最多花200块淘宝找翻译件公证。记住,中介在收尾阶段最容易狮子大开口!
(终极提醒)
说句得罪人的大实话:现在中介利润最高的不是基础服务,而是这些层出不穷的附加项目。有个学生算过账,基础套餐3万,最后实际花了7.2万。要是你正在选机构,记住这三个致命问题必须问:
- "除合同金额外全年是否会产生其他费用?"
- "服务人员变动会不会补偿服务时长?"
- "如果我自己拿到更好offer能否返还部分费用?"
最后放个大招——找中介要银行监管账户的存款证明,能筛掉80%的皮包公司。毕竟敢把客户资金放在第三方监管的,才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主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