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听过这种话:"读民办本科还不如去打工!"我表弟去年高考刚过线32分,家里为让他报长春科技学院差点掀桌子。他爸拍着桌子吼:"这种学校毕业能找到工作?白扔四年钱!"结果这小子倔得很,现在大二在食堂跟我视频:"哥,我们班已经有人拿到实习offer了..." 今天我就带你们扒开表面看真相,说说在这学校读书到底能不能端上饭碗。
??先说个扎心事实??:去年校招会上,机械专业的张学长当场签了长春一汽,月薪6800包住宿;而同场次的英语专业李学姐,投了20份简历才收到1个客服岗面试。看见没?在这学校找工作,专业比学校牌子更重要。
一、就业数据里的门道
官网上写着"总体就业率92%",这话得拆开看。智能制造、车辆工程这些工科专业确实吃香,去年平均每个学生手握2-3个offer。但像工商管理、汉语言文学这类专业,很多都是拿超市管培生、教培机构老师当保底。
校企合作这事更值得说道。跟一汽、长客的订单班,说是毕业直接进厂,但人家只要专业前30%的学生。我室友参加了大众的"预备技师计划",结果培训完发现得先去青岛工厂流水线干三年。他说:"早知道要倒班,还不如自己找工作。"
二、招聘会上的众生相
每年11月的校招会最值得一看。东北本地企业来得挺多,但仔细看就会发现:吉利汽车招的是焊工,修正药业要的是销售,真正坐办公室的技术岗基本轮不到民办本科生。不过也有例外——去年有家深圳的机器人公司,居然给机械专业开了8500的起薪,条件是必须会CAD和SolidWorks。
这里说个潜规则:南方企业根本分不清吉林的民办和公办。有次面试官问我:"你们学校和长春理工大学是什么关系?"我只好尬笑:"都在长春,其他没啥关系..."
三、那些不会写在招生简章上的事
- ??考证狂魔的春天??:会计专业考下ACCA的,基本都被本地事务所抢走了
- ??学生会干部的福利??:能接触到来校的企业领导,混个脸熟比海投简历强
- ??宿舍夜话的真相??:八成人在打游戏,两成人在刷招聘网站
- ??辅导员的私房建议??:"工科生死磕技术,文科生赶紧学新媒体"
有个事必须提醒:千万别信"包就业"的鬼话。我同学交了8800元参加所谓的"名企保障班",最后安排去苏州电子厂流水线,跟专业毛关系没有。
四、学长学姐的血泪经验
- 汽车系的王哥:"面试时人家根本不问学校,直接让现场调试PLC"
- 电商专业的刘姐:"抖音运营都是自学的,课堂教的还是开网店那套"
- 建筑班的赵哥:"中铁中建别想进,私人设计院倒是缺画图民工"
- 英语专业的陈姐:"专八考了两次,现在在培训机构一个月挣5000"
最惨的是学旅游管理的,疫情那届毕业生,现在还有人在家蹲着。不过也有混得好的——学计算机的孙学长,靠接外包开发在长春买了房,但人家从大二就开始熬夜敲代码了。
五、值不值得搏一把?
要是你分数就卡在民办本科线,我的建议很直接:
- 选工科比文科强十倍
- 大一开始就要盯着招聘网站看岗位要求
- 跟专业课老师混熟,他们手里真有企业内推名额
- 千万别挂科,重修费贵不说,有些企业要看成绩单
最后说句大实话:在这学校想找好工作,你得比公办院校的学生多付出三倍努力。招聘会上的HR眼睛毒着呢,一看你是民办的,提问都带着刺。但话说回来,我见过专升本进大厂的,也见过985毕业在家啃老的,路怎么走,终究看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