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北廊坊的养牛大户老张正为饲料成本发愁时,邻村养殖合作社传来的消息让他心动了——使用泽牧久远预混料的牛群,每头出栏竟多赚了328元。这个数字背后,是每吨饲料成本节省与育肥效果提升的双重效益。本文将带您走进三个不同规模的养殖场,拆解预混料使用中的成本控制秘诀。

feed-cost-analysis.jpg

一、中小牧场省钱实战

内蒙古通辽的养羊户其其格算过一笔账:改用泽牧久远预混料后,羔羊断奶重增加1.8kg。看似微小的差异,在300只规模的羊群里,意味着出栏时可多收入5400元。她特别分享道:"预混料与本地玉米秸秆的科学配比,让饲料成本每吨降低了83元。"

家庭牧场年度效益对比(单位:万元)
项目传统方案泽牧方案差值
饲料支出18.616.2↓2.4
出栏收入32.535.8↑3.3

山东德州的中型牛场主王建国更有妙招:通过精准的阶段喂养方案,将预混料用量优化到4.8%。"育肥后期适当减少微量元素添加,配合酒糟饲料,每头牛节省了76元营养成本。"

二、大型企业增效密码

新希望六和集团的技术总监透露,他们在10万头存栏量的基地进行过为期半年的对比测试。结果显示,泽牧预混料组比进口品牌组日均增重提高120g,而吨成本反而降低850元。

  • 成本控制关键:利用预混料中的酶制剂,将DDGS添加比例提升至18%,玉米用量减少5%
  • 效果保障核心:有机微量元素的精准配比,使蹄病发生率从7.2%降至2.3%

河南某万头牛场更创造出独特用法:将预混料与青贮饲料配合使用,通过微生物协同作用,使粗蛋白利用率提升15%。场长算过细账:"每吨青贮料多产生37元效益,全年就是百万级的增收。"

三、常见成本陷阱规避指南

山西运城的养殖户李建军曾陷入误区:为降低成本擅自减少预混料添加量,导致牛群出现异食癖。兽医诊断发现是钴元素缺乏,最终治疗成本反而超出节省的饲料费用。

科学配比三原则:

  1. 严格遵循不同生长阶段推荐用量(误差控制在±0.2%)
  2. 定期检测原料含水量(玉米需控制在14%以下)
  3. 建立原料替代数据库(棉粕与豆粕的替换比例为1:0.85)

通过对比12个省市的养殖案例发现,正确使用泽牧预混料的牧场,平均饲料转化率提升8.7%,相当于每头育肥牛节省78元饲料成本。当把这些细节执行到位,产品性价比优势才能真正转化为养殖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