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压低声音)说实话,每次看到孩子咳得小脸通红,当爹妈的哪个不揪心?特别是现在医院动不动就让做雾化,新手爸妈看着那个冒白烟的机器,心里肯定犯嘀咕:这玩意儿会不会伤肺啊?用多了会不会有依赖?来,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说。

我专门蹲点了三甲医院儿科诊室,抓着主任医师问了个底朝天。先说个真事啊,上周邻居家孩子急性喉炎,喉咙肿得跟核桃似的,医生让连续三天雾化。孩子妈死活不同意,非说"白烟吸进肺里多可怕",硬是让孩子多挨了两天抗生素吊瓶...

一、雾化治疗到底是个啥?

说白了就是把药水打成超细颗粒(专业点叫气溶胶),让孩子用嘴呼吸进去。??重点就是让药物直达病灶??,不像吃药得经过肠胃消化,也不像打针要跑遍全身血液。比如说治哮喘的布地奈德,雾化吸入1分钟起效,换成口服药起码半小时。

二、哪些情况必须上雾化?

医生原话是这么说的:"这三种病别犹豫,雾化比吃药快三倍":

  1. ??急性喉炎??(半夜突然犬吠样咳嗽)
  2. ??喘息性支气管炎??(呼吸带哨子声)
  3. ??哮喘急性发作??(胸口像压了块大石头)

不过要注意啊,普通感冒咳嗽真没必要。现在有些小诊所动不动就开雾化,家长可得长个心眼。上个月还有个新闻,孩子普通咳嗽被忽悠着连做7天雾化,结果口腔长满白膜...

三、雾化机选错=白花钱

这事儿我踩过坑!当初图便宜买了某宝98块的雾化器,结果颗粒大得跟下毛毛雨似的,全糊在喉咙里。后来才知道:

  • ??医用级雾化颗粒??要小于5微米(跟头发丝直径差不多)
  • ??家用雾化器??至少要3微米以下才能进支气管
  • ??百元机VS千元机??对比:
    类型颗粒大小药物沉积率噪音
    百元机8-10微米20%拖拉机级别
    千元机3-5微米60%电风扇声

四、做雾化的隐藏风险

别以为医生开单子就万事大吉!有回在社区医院看见个奶奶给2岁孩子做雾化,口罩都没戴严实,药雾全喷眼睛上了。必须记住这三点:

  1. ??做完必须洗脸漱口??(激素类药物会残留在皮肤)
  2. ??雾化时长别超15分钟??(时间越长黏膜越容易水肿)
  3. ??哭闹时暂停??(大哭大喘气反而吸不进药物)

(敲黑板)最关键的来了!有家长问:"听说雾化比输液危害大?"医生直接甩出数据:静脉注射抗生素全身吸收率100%,雾化吸入激素的全身吸收率不到10%。但注意!??滥用支气管扩张剂??(比如沙丁胺醇)会导致手抖心慌,所以必须遵医嘱。

小编最后说句大实话:雾化本身不背锅,乱用才是真凶。就像新手爸妈总纠结"辅食机要不要买",重点不是机器,是你会不会用。孩子喘不上气的时候,该雾化赶紧雾化,但平时也别拿它当安慰剂使。记住啊,任何治疗都是双刃剑,关键看拿刀的人会不会比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