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深吸一口气)哎你们知道吗?最近刷抖音总看到"新手如何快速涨粉"的教程,但作为一个刚搬来重庆的家长,我满脑子都是更实际的焦虑——到底该不该让娃儿读育才中学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件事。
??一、先说你们最关心的升学率??
去年朋友家孩子考上育才重点班的时候,我特意查了教育局公示数据。这里有个冷知识:2022年他们高考重本率78.6%,比全市平均高出30多个点。不过要注意啊,重点班和普通班简直是两个世界——火箭班重本率97%,平行班大概就60%上下浮动。(突然拍大腿)对了对了,去年有个家长群里疯传的对比表我存下来了:
- 2019年:75%重本率(含2个清华)
- 2020年:79.1%(突然冒出3个北大保送生)
- 2021年:疫情年反而涨到82.3%
- 2022年:略有回落但保持78.6%
这数据看着光鲜吧?但有个在读家长悄悄跟我说:"别光看升学率,作业量能把娃儿逼到凌晨1点!"
??二、师资到底有没有传说中那么神???
听说他们特级教师有26个,这个数在主城区能排前三。不过(挠头)我邻居家女儿分到的数学老师,居然是刚毕业3年的研究生。后来打听才知道,育才实行"老带新"特别狠——每个新老师必须跟岗特级教师2年,教案都要经过三重审核。
有个教了15年的语文老师私下吐槽:"我们备课组每周三雷打不动集体磨课,年轻老师改个PPT都能被退回5次。"不过这也侧面说明管理严格,对娃儿来说倒是好事?
??三、家长评价两极分化严重??
上周在观音桥商圈逮着几个接孩子的家长聊了半小时,发现个有趣现象——
(压低声音)家里有自觉娃的家长都说好:"学校抓得紧,我们省心!"
(突然提高声调)但有个开火锅店的家长急得跳脚:"娃儿天天考试排名,上周月考退步30名,班主任直接让我停业三天陪读!"
更夸张的是,有个妈妈掏出手机给我看聊天记录:家委会竟然自发组织"作业监督小组",每晚10点准时在群里查谁家孩子还没交作业...
??四、灵魂拷问:值不值得挤破头进???
我知道你们现在肯定想问:(模仿读者语气)
"说了半天到底推不推荐啊?"
"普通家庭hold得住吗?"
"和巴蜀中学比哪个更好?"
(敲桌子)这么说吧——如果你家娃是自律性差的,送去绝对脱层皮;但要是本身底子好又扛得住压,重点班确实能冲清北。至于和巴蜀比嘛...(突然沉默3秒)这么说,育才像"军事化特训营",巴蜀更像"天才少年宫",看你要哪种培养模式了。
(把笔一摔)反正我最后没选育才。原因特简单:有天在校门口看见个戴眼镜的男生,书包带子勒得肩膀都歪了,手里还攥着单词本念念有词——突然就想起自己高考那会儿的惨样。教育这事儿吧,(长叹)终究得在成绩和人性之间找平衡不是?